EN
新闻动态
中国乡村振兴新模式国际研讨会全程回顾
发表时间:2018-10-20 点击量:1091

640.jpg

2018年10月16日至17日,兰桂骐农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崇明区庙镇人民政府,在上海崇明庙镇香朵开心农场举办了中国乡村振兴新模式国际研讨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中国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发展,从小农经济向公司集约化管理转型。数字化、科技化农业是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业化的关键。借鉴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因地制宜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会议中,瓦大和国内权威的农业、农经、规划领域专家,与地方政府代表等各界嘉宾,通过专家主旨报告和研讨交流的形式,共同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开辟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640-(1).jpg

▲图为兰桂骐农业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原上海海洋大学校长)  潘迎捷教授

6401.jpg

▲图为胡明华副区长和董卫华董事长

640 (2).jpg

▲图为Leo Marcelis教授和王真书记

640 (3).jpg

▲图为丁艳峰副校长和王德弟处长

10月16日上午兰桂骐农业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原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海市崇明区副区长胡明华先生,兰桂骐农业科技董事长董卫华先生,瓦赫宁根大学Leo Marcelis教授、上海航天802所党委书记王真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峰教授,及上海市农委商务经济处王德弟处长分别致辞。


会议分为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设施农业、 数字农田

四个专题报告阶段


640 (4).jpg

▲图为Peter Smeets博士和朱利群院长

640-(5).jpg

▲图为Alfons Oude Lansink教授和顾海英所长

16日下午的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专题报告环节,瓦大环境科学学院区域规划专家Peter Smeets博士与南京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院朱利群院长分别从欧洲和中国的角度,分析了乡村发展的规划理念与专业方法,强调了农业生产加工系统在整个乡村规划中的生态整合。瓦大商业经济组的Alfons Oude Lansink教授的报告,对农业投资从投资可行性、运营效益、以及投资行为学三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顾海英教授为大家讲解了新形势下的乡村振兴发展,让听众对中国农业发展、乡村发展的政策、瓶颈、发展方向、解决方法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16日晚上会议晚宴,会议所在地的崇明庙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董玲娟致欢迎辞,并讲述了庙镇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特色。

640-(6).jpg

▲图为Ep Heuvelink教授和罗卫红教授

640 (7) (1).jpg

▲图为殷新佑博士和刘剑研究员

17日上午设施农业与数字农田专题报告环节,瓦大园艺生产生理组的Ep Heuvelink博士和南京农业大学的罗卫红教授分别讲述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原理及其在荷兰和中国的应用,强调了农业生产与决策必须以数字说话,有理论依据。瓦大作物系统分析中心的殷新佑博士则讲述了作物生长模型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模型对大田精准灌溉、产区合理布局起到了关键作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刘剑研究员讲述了如何军民融合,将航天科学技术、卫星遥感与农业结合,实现农业自动化。

640-(8).jpg

640-(9).jpg

会议最后,大会组织嘉宾们参观了位于崇明岛的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崇明庙镇上海瀛庙果蔬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在崇明的发展状况。兰桂骐农业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孵化与输出的新锐农企,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倡导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国际交流、跨学科交流、产学研交流,助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

两天的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与会嘉宾和专家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化、科技化农业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必将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